为及时、妥善处理学生实习期间突发安全事故,建立“信息通畅、反应迅速、处理有效、权责明确”的安全事故应急机制,有效保障学生校外实习期间人生、财产、交通等安全,特制订本预案。
一、突发事故处理原则
1.统一指挥、积极行动,及时处理、有效管控。
2.分级管理、预防为主、及时控制、降低伤害。
3.区分性质、部门联动、协调应对、依法处置。
二、成立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
成立紧急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,并与实习单位对接。
(一)领导小组成员
组 长:汤长清
副组长:冯准、熊阅斌
成 员:实习指导老师、班主任、实习干事、实习企业负责人
(二)领导小组职责
1.负责指挥、协调、控制突发事故,提出解决方案并组织实施。
2.在学生实习前,有效开展宣传发动工作,争取学生及家长的支持和理解,组织实习学生和实习企业签订实习协议。
3.学生实习期间应急小组成员的联系方式透明并保持24小通讯畅通。
4.及时、准确掌握学生突发应急事件动态,提出预防、控制事件的对策和措施。
5.具体解决实习期间如交通、溺水、食物中毒、社会安全(打架、绑架等)、病疫等紧急突发事件、负责实习期安全监督。
6.向学院上级部门报告情况,并提出处理各项安全突发事故、事件的意见和具体措施。
7.负责重要突发事件的善后、安抚工作、最大程度保障学生校外实习的合法权益。
三、成立临时指挥中心
学生外出实习期间,一旦发生安全突发事故,知情人员应第一时间通知“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”负责人,并立即成立临时指挥中心,实施救援、拨打110、120、119等急救电话。
四、紧急突发事件分级、上报及处理程序
依据事件的性质、影响程度将紧急突发事件分为三级、二级、一级等三个等级,根据突发事件的等级,采取逐级上报制,各级事故处理由应急小组相应的人员处理并遵循相应的处理程序。
(一)三级突发事件的性质、上报和处理程序
1.三级突发事件性质:学生在实习期间由于主观或客观原因导致,但未对学生造成伤害,未给学校、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的事件。如学生在实习期间违反实习单位规章和管理制度,与社会人员人或实习单位人员发生口角、争执、纠纷、财务丢失、情节较轻微的打架等。
2.三级突发事件的上报:按照学生、实习指导教师、系部逐层上报,由学生实习指导教师、班主任负责处理后上报系部备案。
3.三级突发事件处理程序:
(1)实习指导教师主动联系学生实习单位负责人,了解事情来龙去脉,查明事件缘由并做好记录。属无意行为者进行批评教育,性质恶劣者可暂时终止实习,并报系部决定给与学生相应处分。
(2)了解学生实习动态、做好学生教育工作。
(二)二级突发事件的性质、上报及处理程序
1.二级突发事件的性质:学生在实习期间由于主观或客观原因导致,给学生造成一定的身体伤害或财产损失,给学校、社会造成一定负面影响的事件。如学生实习期间与社会人士发生冲突、斗殴或突发实习交通、用电、生活安全事故,受到中等程度的受伤,如骨折等。
2.二级突发事件的上报:按照学生、实习指导教师、系部逐层上报,由系部负责处理后上报学院学生处、教务处备案。
3.二级突发事件的处理程序:
(1)实习指导老师第一时间应上报“紧急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”负责人。
(2)系部根据情况安排工作人员师赶赴现场,及时制止纠纷、将受伤学生送医治疗。
(3)了解事情具体情况,对给单位造成损失的,做好赔偿、道歉及善后工作。
(4)对主要责任学生进行教育、批评,做好记录工作并上报系部,对不适合继续实习学生,暂时终止实习。
(5)系部经研究后作并给予相应出处理决定,通知学生处理结果,上报学院教务处、学生处,并做好存档工作。
(三)一级突发事件的性质、启动及处理程序
1.一级突发事件的性质:学生在实习期间由于主观或客观原因导致,给学生身体造成严重伤害或致死,给学校、社会造成严重负面影响的事件。
2.一级突发事件上报:实习指导教师直接上报“紧急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”负责人,并由系部上报学院上级主管部门及学院领导。
3.一级突发事件的处理程序:
(1)组织应急小组成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,拨打110、120、119报警以及组织抢救,疏散围观群众,组织交通工具护送伤者就近医院抢救治疗。
(2)现场专人做好文字记录(如询问当时在场同学,作好记录,并签字)及录像、相片记录,并配合警方相关调查工作。
(3)重大伤亡事件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,听候上级领导进一步的指示、同时联系受伤学生家长。
(4)立即成立事故调查、处理小组。调查事因,对事故造成重大伤亡的,学校要派专职人员协助家属做好善后安抚工作。因教师、学生违反学校制度造成事故的,按情节分别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。如果是工伤,学校派出专职人员协助家长、企业办好工伤认定及理赔工作。并联系保险公司做好索赔工作。
(5)召开事故通报会,通报处理结果。
(6)提出预防措施,落实监督整改安全隐患。
五、突发事件预防
1.实习前组织召开实习安全培训会,对学生进行生活、生产、交通、饮食、住宿等安全教育,从思想上建立系统的自我防护意识。
2.学生实习相关工作人员需全面落实学生实习全过程的监督与管理。
3.实习指导教师要树立安全责任意识,密切关注学生实习动态,保持电话通畅,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处理、及时上报,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,同时遵循保密原则,不得擅自扩散负面信息。
六、调查与责任追究
1.学生、教师违反学院实习管理办法,按情节分别给予纪律处分和行政处分,触犯法律,依法承担民事或刑事责任。
2.事故发生后由于处理不及时导致严重后果,将对当事人进行严肃追责。
3.隐瞒不报或故意歪曲事件发生原因、处理措施不当,由事故处理人负主要责任。
mk网机电系
2021年1月6日